狄拉克(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发明人)有一次对奥本海默(二次大战期间洛斯阿拉莫斯原子dan计划主任)说:"我听说你也是一位诗人。"奥本海默回答说:"是的。"狄拉克说:"这很奇怪。诗人描述的感情是每个人内在所有的,也都是能理解的,但是他所叙述的方式是从未有人用过的;在物理学中则正相反,我们用的是和其他人同样的语言,但表达的是以前任何人都不知道的知识。你怎么能同时成为两者呢?"
 |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是已经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珍贵,唤起越强烈,反响越普遍,艺术就越优秀。科学,例如化学、物理、生物等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这种抽象通常被称为自然定律。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
科学家而存在,它们的抽象是一种人为的成果,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是不同自然现象的普遍性,它的真理性植根于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
是这个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艺术家追求的
|
李政道教授近影 |
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它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尽管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在这一点上不同,它们仍然有着很强的关联。
例:诗的普遍性
李白在他的诗《把酒问月》中写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如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三百多年后,苏轼作了"水调歌头",他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在吟诵这些诗的时候,它们的相似之点和不同之处同样感动着读者.尽管李白和苏轼生活的时代和今天的社会已经完全不同了,每一首诗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仍然引发强烈的感情共鸣.
例:科学是普遍性
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科学家作出了两个关键性的发现,它们看上去似乎有些神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一个是迈克尔逊和莫雷在1887年作的光速实验,另一个是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前者是爱因斯坦特殊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本世纪所有的科学发展--核能、原子物理、分子束、激光、X射线技术、半导体、超导体、超级计算机,才得以存在。对人类和人类了解自然,它们几乎包括了一切。这是对科学的普遍性的最好说明。
|